跳到主要內容區

辦學理念與目標

1.         辦學理念及目標

北門社區大學學區由北至南為北門、學甲、將軍、佳里、西港及七股共六區,整個大北門地區地理環境特徵包含3臨海學區、5條流川、並擁有多元及豐富生態的台江國家公園、潟湖及濕地;每年來台過冬的保育類鳥類黑面琵鷺、瀕危等級鳥類諾氏鷸及全球數量稀少之琵嘴鷸都可在大北門地區看到它們的足跡。

1

圖 1大北門地域圖

 

但地理位置處於偏鄉地區,當地青壯年外移或工作需求須移至南科或台南市區,造成留在當地的居民皆為較高齡長輩比例居多並以農漁業為主,現有數個漁村及漁港逐漸沒落,在地產業深受打擊,又因人口老化、在地資源不足及數位運用較弱,使在地居民在生活、教育、產業及文化上都深受影響。

2

圖 2北門社大辦學架構

 

北門社區大學辦學理念為「推動社群共學及終身學習,協助社區永續發展。」,經由田野調查、資源盤點大北門地區及SWOT分析統整,訂定北門社區大學願景為「讓居民共同參與,實踐里海精神,串連在地文史建構大北門在地知識學。」,並訂定四大目標善用地方豐富的環境產業資源於居民及社區上,打造互助共學的生活型態。

(1)     生態環境豐富但人口老化外及傳統產業逐漸消失,基於「里海」強調人與海之結合,讓人類經濟活動與海洋生態能和諧共生,使海洋資源及生態多樣性,得以永續利用。並參考及融入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以環境、海洋、能源、家庭教育、多元文化、戶外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等議題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4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為所有的人提供安全的、非暴力的、有教無類的、以及有效的學習環境;SDGs 7認識能源的種類、形式、應用、開發及創能、儲能與節能的原理,了解能源的使用與經濟發展、環境之間相互的牽動與影響,知悉能源高效率使用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培養學員蒐集能源議題相關資料,與他人討論、分析、分享所獲得的資訊,進而展現行動參與的實踐能力,達到將節能減碳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之目的;SDGs 14預防及大幅減少各式各樣的海洋污染,尤其是來自陸上活動的污染,包括海洋廢棄物以及營養污染。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

 

(2)     歷史人文多元如鹽份地帶文學、農漁村文化、西拉雅平埔族、傳統技藝及廟宇文化,其中南瀛五大香又稱西南五大香科,為台灣西南沿海地區五個重要的廟宇繞境宗教活動。其分別為學甲慈濟宮學甲香、佳里金唐殿蕭壠香、西港慶安宮西港香、麻豆代天府麻豆香、土城聖母廟土城香,其孕育出來的藝陣文化都是珍貴的無形資產。

北門社區大學行政學區包含學甲香、蕭壠香、西港香三大香科,但隨著農村人口外移及老化,接續傳承出現問題,不少陣頭逐漸消失,而傳承及保存文化及在地知識則是社區大學重要責任之一。

1.         辦學目標

(1) 環境永續,打造綠能生活

「里海」強調人與海之結合,讓人類經濟活動與海洋生態能和諧共生,使海洋資源及生態多樣性,得以永續利用。盤點整個大北門地區找出現有環境議題如海洋廢棄物、友善養殖、海岸線退縮、閒置漁塭地、保育類鳥類、農/漁電共生,公民電廠及太陽能光電廠設置…等等,這些都是與在地居民息息相關之生活周遭,透過田野調查、資源盤點及社區蹲點發掘問題點,善用地方豐富的環境產業資源,開設課程、講座及研討會或實際體驗,並邀請專家、學者、業者及在地居民共同針對環境議題進行探討、了解並試著找出適當的因應辦法,亦推廣民眾使用綠能從日常中節能減碳愛地球,讓環境及生態得以永續。

 

(2) 文化傳承,保存在地知識

透過公民參與發掘、保存及紀錄在地知識及文化,例如南瀛五大香科、農漁村文化、西拉雅平埔族文化、傳統技藝西港藺草、學甲賽鴿笭、傳統藝陣(龍鳳獅武藝陣及金獅陣…)等以傳承在地生活文化及技藝,結合現代生活需求的思考,發展出系列的文化創意產業課程,引導、訓練及協助社區、地方人士及團體,進入社大的教學體系貢獻所長,解放在地知識,期望達成社大與社區共生互動,共同成長的目標。

 

(3) 在地關懷,落實社區參與

長期關注社區獨居及弱勢老人、新住民及偏鄉學童等族群,加強推動健康養生、樂活新人生觀念。結合各社區發展協會,建構健康樂活的支持系統,共築高齡關懷社區。透過在地關懷及參與,使教師在規劃課程時融入在地社區需求及發展議題,課程中帶領學員共同參與並持續與各單位合作,辦理高齡關懷課程及活動。

 

(4) 偏鄉拓展,推動終身學習

社區大學為提供終身學習的一間學校,臺灣的人口年齡結構變遷,社大為回應偏鄉在地民眾多元學習需求,透過學習資源整合與在地連結,以短期課程、工作坊、系列講座及活動為主,讓偏鄉民眾參與學習,建構終身學習體系,增進學習機會與風氣,並提供免費或優惠方案確保弱勢族群(70歳以上長者、身心障礙者、原住民、新住民..等)及偏鄉地區都可以參與終身學習。

瀏覽數:
加到我的最愛